今年以来,驻市城管委纪检监察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和对桂林的重要指示精神,督促市城管委将漓江生态保护置于全委工作核心,全力推动漓江支流“消劣返清”综合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
今年初,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多次赴漓江支流实地调研、现场办公,要求桂林市在10个月内消除市区4条漓江支流劣V类水质的问题,时间紧、任务重!
“传统治理模式周期长、效率低,必须创新治理方式,层层夯实治理攻坚基础。”市城管委主要负责人介绍道。
“消劣返清”应急抢险项目由主管部门市城管委牵头组织实施,设立漓江支流“消劣返清”治理项目施工指挥部,5个项目设立施工推进组,实行“驻点管家、吹哨报到、限时办结”工作制。“驻点管家”由设计单位作为技术员、城区专班作为协调员、项目业主作为管理员组成,运行现场会商协调机制,协同各支流牵头部门、责任城区包联到位,第一时间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做到“企业吹哨,要素保障部门报到”。
为顺利推进项目建设,市城管委昼夜组织研究项目建设的具体方法和措施,设计并制定了联络协调、现场会商、现场计量、现场施工监督、工程验收、双日例会、进度周报等7项关键保障机制,出台《桂林市区漓江支流“消劣返清”应急抢险项目施工计量方案和验收方案》,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推动解决了项目建设过程中上万个关键问题,严把工程质量关,为项目高效推进按下了“加速键”,筑牢了“防腐墙”。
为了让“岸绿”与“水清”并行,市城管委还联合各城区开展了漓江支流沿线违法建设和环境卫生整治,累计拆除违法建设34处、面积达4120.84平方米,清理各类垃圾约200吨。同时,通过生态补水、生态自净等措施,进一步巩固了漓江支流“消劣返清”成果。目前,思安江水库已经下闸蓄水,青狮潭水库也已完成蓄水工作,进一步增加了漓江干流补水量;漓江支流人工湿地建设、水生植物补种等工作有序推进,有效提升了河流生态自净能力。
下一步,纪检监察组将继续督促驻在单位加快推进“消劣返清”治理工程,打响漓江保护“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