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善英,女,中共党员,2008年参加工作,2021年5月通过“五方面”人员考试选拔到临桂区五通镇担任党委委员。先后荣获“临桂区优秀共产党员”、“临桂区首届勤廉榜样”、“桂林市三八红旗手”、“桂林市担当作为好干部”、“桂林市五好家庭”、“自治区最美家庭”等荣誉称号。
于善英家是党员之家,其父亲、丈夫、家公均为中共党员,他们在生活、工作中也都始终以共产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以廉为镜,修正己身,以勤为舟,勇于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谋事创业,发光发热。
传承醇厚家风,教育至上。于善英的父母很重视孩子的教育。在同村同龄的很多女孩子读中专或者出去打工挣钱时,她的父亲总是铿锵有力表示说:“‘女把爷’虽然要出嫁,但也要有知识有文化才能有好生活,只要她能读得去,读到哪里我们都要盘,哪怕是砸锅卖铁,也要盘!”父亲的话,像一颗定心丸又像是一根鞭子,鞭策着她在以后的求学和工作上,更加努力和自律。在工作中她也时刻秉承“缺啥不能缺教育”的理念,积极摸排收集贫困学生的信息,成立“爱心驿站”,积极联系爱心人士来帮扶孩子们上学,让更多的贫困孩子有衣穿、有书读和有人爱。
注重精神充盈,家庭有爱。记忆中,为了减少开支,外出打工的父母很少回来,但是在家庭成员生日或是传统节日他们都会抽时间回来,虽然陪伴的时间不多,但父母的爱从未缺席。10岁的那年,父母给她买了全村第一个生日蛋糕,让她感受无比自豪和开心。在那个经济不宽裕和物资匮乏的社会环境下,父母的这种爱显得格外珍贵。她和爱人结婚十三年,夫妻恩爱和睦,乐于助人,是邻居和同事们眼中的“模范夫妻”。对于孩子的教育,她和爱人一致认为,好的家教家风要认真传承,优秀的品格要从小培养。父母爱国敬党,他们也会从小一心向党;父母扶贫济困,他们也会把善良当成习惯;父母生活简朴,注重精神上的充盈,孩子们也会淡薄物资攀比,找准价值所在;父母勤恳工作,孩子也会踏实学习……
涵养家国情怀,将爱延伸。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她就像一颗普通的“螺丝钉”、一块寻常的“铺路石”,坚守平凡岗位,守护万家灯火。他的父母时常告诫她: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要吃得苦,受得累,讲奉献,要把老百姓装在心中,他们的事再小也是事,一定要想办法办好!在家人的支持下,于善英舍“小家”为“大家”,冲锋在疫情防控、防返贫监测第一线,在六塘镇、五通镇任职期间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赢得了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可。工作期间她始终站稳“党有号召,巾帼有力量”的立场,扑下身子,深入基层攻坚克难,推动农村脱贫致富。小豪是六塘镇岩岭村人,早年间父亲不幸去世,母亲外出打工则一去不复返,小豪只能跟着奶奶靠低保、上山采草药过日子。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小豪和奶奶住上了新房,小豪也得到了爱心人士的资助上学。
于善英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入学
严守清廉本色,不忘初心。于善英出生在五通镇一个农村家庭,父母从事着社会底层最苦最累的工作,但他们从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勤勤恳恳的为家庭操劳着,她也因此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同时,在教育孩子上,经常让孩子下田干活,体验劳动的艰辛,让他们更加珍惜劳动成果。于善英的公公和婆婆思想开明,但家风却很严明,经常与她说:低调做人,踏实做事,大胆创业,作为一名党员,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廉洁自律,不拿别人的一针一线,特别是老百姓。她时刻谨记教导,坚守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把群众放在心上,不占群众分毫。在下村入户结束后老百姓为了感谢她会给她带一些家里的土货,她都会委婉拒绝。当她看到老百姓种养殖的东西没有销路,还会通过朋友圈宣传,化身为“免费的快递员”帮助很多老、弱、病、残的贫困群众卖农产品。她时常觉得通过自己力所能及帮助别人解燃眉之急,心里特别充实。
于善英帮助村民卖滞销子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