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木耳长得很不错,现在产业基地配套设施也逐渐完善,到时候就可以更好的带动周边村民一起种植,提高大家的收入。”日前,大境瑶族乡林下食用菌种植基地负责人开心地对前来走访的乡纪委工作人员说道。
林下经济作物是该乡乐育村一村一品的主导产业。近年来,该乡通过引进桂林常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模式在乐育村委打造了林下食用菌种植基地,发展食用菌产业种植20万棒,年产量200吨以上。
该乡纪委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列入日常监督工作重点内容,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听取村民的声音和企业的困难。在走访的过程中了解到食用菌种植基地存在灌溉用水难题。乡纪委及时将问题反馈至相关部门,督促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在强有力的监督下,该乡相关部门不但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50多万元解决了种植基地用水问题、安装了喷淋设备,还协调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到基地指导种植工作,提供管护技术指导,以实际行动解决了群众难题。
产业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该县纪委监委将监督推动特色产业发展作为日常监督工作重点内容,立足职责定位,盘活县、乡镇、村三级监督力量,紧盯茶叶、香菇、高山蔬菜等特色产业,成立专项监督组,通过实地走访、访谈群众、蹲点调研等方式进田地、到现场、看基地,聚焦村级产业发展、小型工程建设、惠农政策落实、干部作风情况等方面开展全过程跟踪监督。强化“室组地”“室组巡”监督力量,督促各乡镇及乡村振兴、农业农村、交通、发改、水利等部门主要领导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强化在乡村振兴中担当作为,采取有效措施落实专项监督工作。对监督发现的典型问题,及时通报曝光,形成震慑,倒逼职能部门改进作风、主动作为。
此外,该县纪委监委坚持特色产业监督与基层治理同频共振,针对特色产业发展项目多、受益面广等情况,围绕人、财、物、权等关键点,紧盯政策落实、资金分配、项目安排、审核验收等重点环节,梳理出涉及村级重大决策、“三资”管理、集体经济、惠农政策、救助救济、便民服务等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清单20余项,规范“小微权力”运行。通过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力量,推行“码上举报”、探索“智监督”新模式,着力发现村干部腐败和作风问题,为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 我们把乡村产业发展、惠农惠民政策落实作为强化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全面提升监督的精准性、穿透力、实效性,确保乡村振兴相关政策落地落细,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该县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监督质效提升治理效能,着力为乡村振兴产业项目解决发展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