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村是个藏在大山褶皱里的小村落,像往常一样,晨曦初照时,炊烟袅袅升起,鸡鸣犬吠声交织。可最近,村里却暗流涌动,一场围绕农村集体“三资”的风波悄然掀起。
村支书刘大山这几日眉头紧锁,因为乡纪委对村里的账目清查结果让他揪心。农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本是村子发展的家底,如今却问题重重。村头那片肥沃的集体耕地,多年前被村里的“能人”王二麻子私下转租,租金低廉,合同还一签二十年,如今土地增值,村民们才回过神来,这是在贱卖集体资产。
村里的老会计在村里干了大半辈子,为人老实巴交。那天,他哆哆嗦嗦地拿着账本找到刘大山,眼眶泛红:“刘书记,这账不对劲啊,咱村去年卖山货的钱,少了一大截!”刘大山看着那些含糊不清的账目,心里“咯噔”一下,意识到问题远比想象中严重。
为了查清真相,刘大山决定召开村民大会。消息一传出,村里像炸开了锅,当晚,村委会灯火通明,男女老少挤满了屋子。王二麻子大摇大摆地走进来,脸上带着一丝不屑:“开啥会啊,不就是点小钱的事儿,至于这么兴师动众?”他这一开口,激怒了不少村民。
“王二麻子,你少在这儿装蒜,那片地你咋租的心里没数?”脾气火爆的李婶站起来,手指着王二麻子,气得脸通红。王二麻子刚要反驳,年轻后生赵刚也站起来说话:“还有村里卖山货的钱,那是大伙起早贪黑摘果子、晒干货挣来的,咋就不明不白的少了,得给个说法!”一时间,指责声、争吵声此起彼伏。
刘大山敲了敲桌子,大声说道:“大伙安静!今天把大家叫来,就是要把咱村的‘三资’问题查个水落石出。这是咱们村的命根子,不能就这么糊里糊涂地没了。”
就在这时,乡纪委的同志来了。原来,乡纪委近期收到了关于青山村集体“三资”问题的匿名举报,这次主动前来,就是要协助村里把问题彻查清楚。乡纪委书记严肃地说:“‘三资’关系到每个村民的切身利益,任何违规操作都逃不过法律的制裁,我们会和大家一起,把每一笔账都算清楚、算明白!”
在乡纪委的介入下,清查工作有了新的进展。通过查阅凭证、流水账单、访谈村“两委”干部、走访群众等方式,对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的使用和监管情况开展全面检查。此外,乡纪委还利用卫星影像图、土地确权数据等信息化手段,排查出一些之前被忽视的集体资源,如几处隐匿在山林中的闲置土地被私自占用的情况。
在调查过程中,乡纪委发现前任会计和王二麻子之间存在利益输送,前任会计利用职务之便,虚报维修费用,与王二麻子瓜分了村里的资金,还协助他低价转租集体土地。面对铁证,前任会计和王二麻子供认不讳。
乡纪委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督促村委重新梳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流程,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在乡纪委的推动下,村里重新收回了土地,部分被侵吞的资金也重新追回了,刘大山看着村民们期盼的眼神,深知责任重大。
在新一次村民大会上,他郑重地宣布今后村里的“三资”管理将会公开透明,所有账目都会定期在村公示栏上公示,所有村里的重大事项都要经过村民们集体投票才能决定。
在村支书的带领下,青山村利用追回的资金和盘活的资产修缮了村里的道路,新建了村里的灌溉设施,还引进了新的农产品加工项目,青山村在一步一步走上发展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