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清廉之窗 > 基层风采 > 正文

我说变化丨“村容村貌大焕新”

作者:黄娴雅
来源:平乐县纪委监委
摘要:我叫李聚来,今年43岁,是平乐县同安镇旺塘村委新屋自然村村民,也是一名退伍军人。几年前,我们村的环境问题让人头疼:村头巷尾找不到一处像样的休闲场所,连集中洗菜池都没有,村民洗菜得走上半里路;垃圾清运全靠“随手扔”,房前屋后堆着塑料袋和烂菜叶;天一黑,全村就陷入漆黑,既没路灯也没活动场地,大伙儿只能早早闭门不出。

  我叫李聚来,今年43岁,是平乐县同安镇旺塘村委新屋自然村村民,也是一名退伍军人。几年前,我们村的环境问题让人头疼:村头巷尾找不到一处像样的休闲场所,连集中洗菜池都没有,村民洗菜得走上半里路;垃圾清运全靠“随手扔”,房前屋后堆着塑料袋和烂菜叶;天一黑,全村就陷入漆黑,既没路灯也没活动场地,大伙儿只能早早闭门不出。更糟心的是,村里离国道远,遇上暴雨时,积水漫过土路,连出门都成问题。

  转机出现在年末。那天,同安镇纪委工作人员带着村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挨家挨户走访调研。他们一连开了5场“村民夜话会”,拿着本子记下大伙儿的抱怨:“垃圾费收得不透明”“排水渠十几年没修过”“健身器材能不能装几套?”……没过多久,镇纪委就督促村委制定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计划》,还组织保洁员、公益性岗位培训,规范垃圾费收取流程。最让我佩服的是,他们不仅盯着整改,还帮忙跑项目——协调到“一事一议”专项资金3.8万元,争取第一书记经费8万元,争取平乐县机关后勤服务中心支援健身器械一套,又发动村民自筹15万元。

  如今走进村里,变化看得见摸得着:休闲文化广场上,凉亭、洗菜池、健身器械一应俱全,篮球场成了年轻人的“打卡地”;33盏太阳能路灯沿路亮起,夜里串门再不用打手电;那条179米长的排洪水渠修得扎实,今年下雨再没淹过路。更难得的是,同安镇纪委每月派人来督查,发现垃圾清运不及时就当场问责。村民们也自觉了,乱丢垃圾的少了,主动清扫门前路的多了。

  从“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到“家家比整洁,户户争文明”,这些变化让我这个老兵心里热乎乎的。基层纪委与群众距离最近,也最能体察群众疾苦。镇纪委书记常说:“乡村振兴不是干部唱独角戏,得让群众当主角。”现在想想,这话真在理。路灯亮起来的那晚,全村老小聚在广场上唠嗑,都说这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龙胜:全程监督 为环卫工解“薪”愁
我说变化丨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了
清廉桂林
点击进入清廉桂林主站
清廉桂林 微信
清廉桂林 官方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