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事简单办,不谈彩礼钱。”“致富勤为本,处事廉为先。”……走进荔浦市荔城镇五里村木鱼屯,村道干净整洁,楼房错落有致,荷花绽放池塘,一面面精致的廉洁彩绘墙上,移风易俗、孝老爱亲、清廉家风等映入眼帘,入眼是一幅村净、景美、人和、业兴的美好画卷。
“统一了操办规模、礼金上限,现在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多了;‘人情债’少了,‘人情味’浓了……”说及村里的新变化,该村红白理事会会长杨鸿稳高兴地对前来走访的荔浦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说道。
今年以来,荔浦市纪委监委把推进移风易俗作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推动清廉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纪律监督约束、正面宣传引导、反面警示教育等方式,督促引导党员干部以身作则,让文明新风吹遍田野乡村。
移风易俗要有先行示范者,党员干部是最好的带头人。市纪委监委紧盯党员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扎实做好乡镇(街道)、村(社区)干部红白事宜的提醒、报备和监管工作,常态化排查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是否存在“大操大办”“封建迷信”“铺张浪费”“天价彩礼”等陈规陋习。同时,积极探索“网格化+监督”模式,强化“乡镇监察办+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理事会”的村级监督链条,组建监督“网格化”队伍。通过定期走访联系,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违规大操大办、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开展嵌入式监督,对不良倾向和苗头性问题,做到早提醒、早制止、早纠正。今年以来,开展监督检查15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6个。
移风易俗,根在家庭,重在家风。市纪委监委通过联合相关单位开展家风家教大巡讲、家风故事大家讲、传承好家风亲子共读等形式多样、主题特色鲜明、贴近干部群众的家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家风教育的影响力、感染力。同时,搭建形式多样的清廉家风建设载体和阵地,将老一辈革命家的家书、家训文化主题墙、手写家书展览等内容融入廉洁文化教育示范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接受廉洁教育的同时注重培育良好家风家教。
在正面引导的基础上,市纪委监委还注重反面警示,协调推进各乡镇纪委开展民俗节庆、婚丧喜庆中大操大办陋习整治工作,加大对违反移风易俗典型案件的通报曝光力度,并且通过“送课下乡”“微党课”“板凳课堂”等方式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大力抵制陈规陋习,促进形成良好乡风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