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清廉之窗 > 基层风采 > 正文

我为群众办实事丨污水“沉睡”变“新生”

作者:黄佳倩 曾繁球
来源:永福县纪委监委
摘要:盛夏时节,走进永福镇曾村村,村头的污水处理站内,设备嗡嗡运转,处理后的中水通过管道流向果园,滋养着百亩柑橘林。而在半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设备锈蚀停运、污水横流成患、群众投诉不断。

  盛夏时节,走进永福镇曾村村,村头的污水处理站内,设备嗡嗡运转,处理后的中水通过管道流向果园,滋养着百亩柑橘林。而在半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设备锈蚀停运、污水横流成患、群众投诉不断。

  “你看这河沟里的水,又黑又臭,当初盼星星盼月亮建起来的污水处理站,就没见机器启用过,这不是瞎折腾吗?”

  “我们屯的污水处理池,管子接了一半就没人管了。家家户户的生活污水顺着田埂流,好好的稻田都变成‘酱油池’!”

  此前,永福县委第一巡察组在开展常规巡察时,接到永福镇曾村村、罗锦镇崇山村等地群众反映,2021年建成的农村污水治理项目从建成后就闲置撂荒至今,导致污水直排,严重影响村民的村居环境。

  “建成了为什么不投入使用?”带着疑问,永福县委第一巡察组来到各乡镇、县住建局等部门了解情况。

  “不是不想投入使用,实在是这个项目建成后一直未能通过验收,也未能及时移交相关部门运营维护管理,最后导致污水处理设施设备老化、管网破损,无法进出水。”面对前来了解情况的巡察组工作人员,县住建局负责该项目的同志解释道。

  “污水处理设施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闲置一天,群众利益就受损一天!”县委第一巡察组组长表示。

  为推动问题真正解决,巡察组立即将该问题列为重点督办事项,第一时间约谈相关负责人并下发整改通知书、建立整改台账,督促住建、环保等县相关职能部门投入资金50万元,组建专业施工队伍对设施设备及管网进行全面检修和维护,加强对该项目设备的技术指导和监测,确保设施运行符合环保标准。

  在巡察组的监督推动下,经过几个月努力,包括曾村村在内的9个“沉睡”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已全部获得“新生”,处理后的水质达到排放标准,并顺利通过上级验收,惠及9个村屯群众4200余人。

随笔丨家乡的古榕
长图丨处暑:暑尽秋成 廉心永驻
清廉桂林
点击进入清廉桂林主站
清廉桂林 微信
清廉桂林 官方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