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清廉之窗 > 党风政风 > 正文

评论丨以家风正党风 以家德润政德

作者:黄显泉
来源:龙胜各族自治县纪委监委
摘要:家风建设非一日之功,却需一日不松。对于党员领导干部而言,培育优良家风既是终身必修课,也是对党忠诚的具体实践。唯有将家风建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以纯正家风涵养清朗党风,以家庭“小气候”“温润社会”“大生态”,才能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行稳致远,交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合格答卷。

  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对于党员领导干部而言,家风建设不仅是个人修身齐家的“私事”,更是关乎党风政风、影响社情民意的“公事”。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家风建设既是党员领导干部筑牢思想防线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抓手,其正面影响与积极意义深远而重大。

  家风是抵御腐败的“防火墙”。纵观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家族式腐败”往往始于家风失守。有的领导干部将家庭变成权钱交易的“后花园”,配偶子女利用其职权谋私敛财;有的默许亲属打着自己旗号招摇撞骗,最终陷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泥潭。这些教训深刻表明,家风不正则政风难清,家德不彰则官德必失。

  相反,优良家风能为党员领导干部筑起一道拒腐防变的思想屏障。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周恩来定下“十条家规”,不允许亲属享受任何特殊待遇;习仲勋要求家人“勤俭持家、低调做人”,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这些家规家训如同无形的“紧箍咒”,时刻提醒党员干部坚守初心、不越红线,在权力诱惑面前保持清醒认知,在亲情考验面前守住原则底线。

  家风是砥砺品行的“磨刀石”。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本质上是其世界观、权力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家风正,则心术正、行为端;家风歪,则思想偏、举止失。从“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古训,到“恋亲不为亲徇私”的准则,优良家风始终是锤炼党性修养的重要载体。

  通过传承孝老爱亲、勤俭持家、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党员领导干部能够在家庭生活中涵养廉洁品格与责任担当。当“清白做人、干净做事”成为家庭共识,当“公私分明、克己奉公”成为日常准则,这种家风会内化为党员干部的行为自觉,使其在工作中始终保持公仆本色,在决策时牢记为民宗旨,在服务中体现责任担当。这种由家及政的品行塑造,远比空洞的说教更具穿透力与持久力。

  家风是凝聚民心的“粘合剂”。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从来都不只是家庭内部的事,而是社会风气的“风向标”。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干部的家风连着党风,影响着政风民风。当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传承优良家风,其清廉形象会转化为群众对党的信任;当“家风正、政风清”成为普遍现象,便能凝聚起全社会向上向善的力量。

  现实中,那些深受群众爱戴的好干部,往往都有鲜明的家风印记。他们或许没有成文的家规,但“不搞特殊化”的自觉、“与群众同甘苦”的坚守、“公事公办”的原则,本身就是最生动的家风教材。这种家风传递出的正能量,会像涟漪一样扩散到社会各个角落,带动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与崇德尚礼的社会风尚,为党的事业发展凝聚起最广泛的民心力量。

  家风建设非一日之功,却需一日不松。对于党员领导干部而言,培育优良家风既是终身必修课,也是对党忠诚的具体实践。唯有将家风建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以纯正家风涵养清朗党风,以家庭“小气候”“温润社会”“大生态”,才能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行稳致远,交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合格答卷。

桂林市公安局漓江分局召开“严纪律、转作风、强管理”纪律作风整顿部署会
驻市工信局纪检监察组:廉政党课助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
清廉桂林
点击进入清廉桂林主站
清廉桂林 微信
清廉桂林 官方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