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阳朔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前往高田镇朗梓村,跟进走访道路整改情况发现,曾经遍布坑洼的道路,如今已变得平坦开阔,一直延伸至村口。村民骑电动车出行“稳稳当当”,满载水果的货车平稳驶向市场,游客自驾前往朗梓村古民居也更加顺畅。这条蜕变之路,不仅解决了2300余名群众的出行难题,更串联起古村旅游与特色产业。
然而此前,这条路却是当地群众的“心头愁”。阳朔县纪委监委在一线走访时,多次收到群众反映:高田镇新堡村路口通往朗梓村的道路破损严重,给大家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影响。
“骑电动车走在这路上,眼睛得死死盯着坑洼慢慢挪,就怕一不小心摔着!”
“好不容易种出的柑橘、金桔,拉去外地卖时,在烂路上颠得烂掉一半,真心疼啊!”
村民们的抱怨,道出了这条“民生路”的困境。
据进一步核实发现,这条2013年建成的乡村路,既是2300余名村民(涉及17个村民小组659户)日常出行的“必经道”,更是当地农产品外运、乡村旅游发展的“生命线”。随着朗梓村古民居旅游热度攀升,游客车辆逐年增多;加之柑橘、金桔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重型运输车辆频繁往来——双重压力下,本就设计标准有限的道路自2022年起“不堪重负”:路面开裂破损,部分路段沉降形成大小坑洞,成了群众眼中的“问题路”,大家盼着修路的心愿愈发迫切。
“民生工程容不得半点拖延。交通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立刻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责任人与时间节点,全力推进道路修复!”在专题约谈会上,县纪委监委向县交通运输局“一把手”直接亮明要求,督促其扛起主体责任,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抓在手上。
此后,监督力度持续加码:县纪委监委先后7次深入现场核查进度,2次组织村民代表、交通部门、施工单位召开座谈会,从道路修复工艺到施工时间安排(避开农忙与旅游旺季),逐项细致讨论、广泛吸纳意见,全程跟踪整改落地。
在监督推动下,县交通运输局主动作为,多渠道筹措资金52万元,成功将“新村至路腊公路”纳入路面提升项目。施工期间,各部门紧密协作,抢抓晴好天气赶工期:新铺路基筑牢基础,浇筑平整水泥路面,完善排水设施防内涝——曾经的“坑洼路”终于旧貌换新颜。
解决“当下事”,更要守住“长久效”。县纪委监委督促县交通运输局举一反三,对全县农村公路开展全面摸排,建立常态化监督管理机制,推动解决同类道路问题3个,从源头上防范“问题路”反复出现。
截至目前,阳朔县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937公里,其中农村公路721公里,占比76.9%;实现“乡乡通三级以上公路”“行政村通硬化路率100%”。一条条平整宽阔的农村路,不仅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难题,更成为串联民生幸福与乡村振兴的“纽带”,为阳朔县乡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