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清廉之窗 > 组织人事 > 正文

永福:暖心回访开“良方” 激励“跌倒”干部担当作为

作者:黄佳倩
来源:永福县纪委监委
摘要:“受处分后,一度很迷茫,感觉前途暗淡,工作也打不起精神。没想到,纪委监委的领导一次次找我谈心,既耐心讲政策、又帮我解‘疙瘩’,让我明白组织从未放弃我。现在,我心里的包袱卸下了,干事的劲头更足了!”谈起县纪委监委的回访教育,永福县某单位一名因工作履职不到位受处分的干部深有感触地说道。

  “受处分后,一度很迷茫,感觉前途暗淡,工作也打不起精神。没想到,纪委监委的领导一次次找我谈心,既耐心讲政策、又帮我解‘疙瘩’,让我明白组织从未放弃我。现在,我心里的包袱卸下了,干事的劲头更足了!”谈起县纪委监委的回访教育,永福县某单位一名因工作履职不到位受处分的干部深有感触地说道。

  处分不是目的,教育和挽救才是关键。近年来,永福县纪委监委始终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通过“一人一策”精准回访、心理疏导、帮扶激励等措施精准施策,帮助“跌倒”干部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卸下思想包袱,重燃干事创业激情,实现从“有错”到“有为”的转变。

  回访教育决不能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只有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才能精准施治、对症下药。按照“谁处分、谁回访”相结合的原则,分类分层施策,开展个性化回访。在回访前,详细了解回访对象的错误性质、处分类型、个人表现等,对每名回访对象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回访方式,量身定制“一人一策”的回访方案。针对因工作失误受处分的干部,重点通过谈心谈话解开其思想疙瘩,引导其正确看待“容错”与“纠错”的关系;对因心理压力过大产生消极情绪的干部,联合组织部门、所在单位成立帮扶小组,通过定期家访、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其重建信心。

  回访的最终目标是让干部“轻装上阵”。县纪委监委建立“回访—评估—反馈”闭环机制,回访教育结束后,对整体情况进行集体会商研判,实施“动态评估”,每季度对回访对象进行跟踪考察,将回访教育结果纳入党员干部廉政档案,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评价受处分干部的各方面表现,对表现突出、符合条件的干部及时向组织部门推荐使用,传递“改过自新仍有机会”的积极信号。

  今年以来,永福县纪委监委通过走访了解、面对面谈心、实地回访等形式,共开展回访教育干部40余人次,使受处分党员提高思想觉悟,改过自新,轻装上阵,重燃干事创业的热情。下一步,将常态化开展暖心回访,为受处分人员“解心结”“卸包袱”,真正实现在严管厚爱中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

七星区:织密“八小时外”干部监督网
最后一页
清廉桂林
点击进入清廉桂林主站
清廉桂林 微信
清廉桂林 官方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