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廉播 > 正文

桂林党史故事 | 葛接调:一台缝纫机的长征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摘要:距离兴安县城南一公里处的狮子山,红军长征湘江烈士纪念碑园一派肃穆。缝纫机、发电机、发报机……湘江战役中红军用过的物件展陈在烈士纪念馆中,无声地诉说着那段历史。讲解员为参观者讲述着一台缝纫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名叫葛接调。


伴随红军走过长征的缝纫机

  距离兴安县城南一公里处的狮子山,红军长征湘江烈士纪念碑园一派肃穆。缝纫机、发电机、发报机……湘江战役中红军用过的物件展陈在烈士纪念馆中,无声地诉说着那段历史。讲解员为参观者讲述着一台缝纫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名叫葛接调。

  葛接调(1913-1996),汉族,出生在江西省于都县一个叫葛坳的小山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领着他到处讨饭。7岁时,母亲下狠心,把他送到城里一家裁缝店当了学徒。吃了无数苦头后,他终于学成了手艺,在当地小有名气。

  1928年秋天,葛接调参加了共产党在当地组织的抗捐抗税活动,并加入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动员村里的100多名青壮年成立了赤卫队,他当队长,专门抗捐抗税,与地主恶霸做斗争。

  1929年,葛接调带着自己的赤卫队参加了红军。这时,他已经先后5次负伤并有弹片在身。到了红军主力部队,由于早年当过裁缝,葛接调被分配到中央纵队缝纫班工作。到缝纫班后,领导交给他一台德国“飞人牌”手摇缝纫机。从此,他便和这台缝纫机有了不解之缘。葛接调常跟缝纫班的战友说,缝纫机日常维护非常重要,该上油的地方必须上油,比如针杆轴、梭芯和曲轴等部位。行军的时候,他用防雨布将缝纫机包好,以防缝纫机遇水生锈。

  后来,他随着红军的主力部队开始了战备转移,从此踏上了漫漫征程。在踏上于都桥的那个夜晚,他和其他江西籍红军战士一样,带着迷茫与不舍,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自己的家乡。

  突破封锁线时,葛接调眼见身边很多战友倒下了,自己只能拼命地往前冲,只听得子弹在耳边呼啸而过。当时,他接到的命令是,跟着部队往前冲锋,但绝不能让自己负责的物资丢掉。于是,他像保护生命一样挑着这台德国造的“飞人牌”手摇缝纫机,走到哪挑到哪,无论是爬雪山还是过草地,这台缝纫机都没离过身。

  过湘江后,红军中央纵队强行军,有人劝葛接调:中革军委印刷厂的机器设备都扔了,你这台缝纫机还要它干什么?葛接调没有回答,他心想,这台缝纫机曾经给无数的红军战士缝制军装,八角帽上的红五星也都是用它扎上的,怎么能说扔就扔呢!它早已变成他的无声战友。就这样,葛接调仍然挑着缝纫机走在长征路上。

  过湘江不久,部队从一座山的陡坡下来,葛接调发现担子里的油壶不见了,别人劝他算了别再找了,可他还是冒着危险原路返回,终于在草丛里找到了那个油壶。于是,他把油壶重新固定,又把缝纫机的担子挑在肩上继续赶路。就这样,他把缝纫机从江西挑进了贵州。

  长征到了贵州只能算个开始,更艰巨的路程还在后面。半年后,红军来到川西终年积雪的夹金山,因为高山缺氧,再加上挑担负重,更是举步维艰,危险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可他硬是坚持了下来。过草地是红军长征最艰难的一段路程,那是一段生命禁区,杳无人烟。这时,又有人劝葛接调放弃那台缝纫机,可他仍然不肯放弃。他坚定地说:“跨过这一步,前面就是陕甘,我怎么能放弃呢?!”他又挑起缝纫机走在队伍中。

  松潘沼泽一望无际,红军行军只能从这个土墩跳到另一个土墩,小心翼翼地前行。而挑着扁担的葛接调却不行,他只能按部就班地在水中前行。更困难的是,四周都是水,担子放不下,他很难找到一个地方休息。进草地的第四天,他终于发现一个比较大的土墩,于是他把挑缝纫机的担子放在上面,自己则坐在另一个土墩上休息。当时,葛接调又累又饿又困,为了使自己精神起来,他抹了一下脸上的泥浆,又往嘴里填了一把青稞,站起身挑起担子继续在沼泽中前行。三天后,他终于挑着缝纫机走出了草地。

  1935年10月,红军裁缝葛接调挑着他心爱的缝纫机,走完了万水千山到达陕西省保安县吴起镇,结束了万里长征。在红军的军营中,又能听见他的缝纫机“哒哒哒”的响声。不久,他接受了一项光荣任务,给毛主席做棉衣。当棉衣做好送去时,正赶上直罗镇大捷,毛主席把棉衣穿在身上连说:“好!好!谢谢你呀!”这是这位红军裁缝一生最高兴、最难忘、最幸福的时刻。(兴安县纪委监委整理)

学史正当时 奋进新征程
桂林党史故事 | 胡震:誓与阵地共存亡
清廉桂林
点击进入清廉桂林主站
清廉桂林 微信
清廉桂林 官方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