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十条”疫情优化防控措施的出台,各地积极响应调整了相关防控措施。广大群众对连花清瘟、布洛芬等清热、抗病毒、解热镇痛药物需求量激增,一些地方出现抢购、囤积感冒发烧类药物的现象,导致部分药店出现短暂缺货的现象。
为预防不法经营者借机炒作、哄抬价格,桂林市纪委监委联合驻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纪检监察组、驻市卫健委纪检监察组、市医保局等组成“室组局”“组局”等监督检查组,采取明察暗访、随机走访、重点督访和监督座谈等方式,下沉该市药店、医院和相关职能部门了解防疫药品进货、售价、库存等情况,及时传导责任压力,保障防疫药品充足、市场价格稳定。
近日,驻桂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纪检监察组与驻在单位机关纪委组成联合监督暗访组,对五城区10余家药店防疫药品供销及售价等情况开展监督暗访时,接到秀峰区群众反映,该区某药店一盒退烧药卖35元,价格比平时翻了一倍。
联合监督暗访组立即把问题线索转至驻在单位,并与执法人员共同前往该药店实地核查,确认存在抬高价格对外销售药品的行为后,对驻在单位价格监管相关负责人进行提醒谈话,并向驻在单位发出问题整改函,要求加大防疫药品及物资监督检查频次和力度,拓宽问题举报渠道,对发现问题及时核查、依法依规处理,切实维护涉疫物资市场价格秩序。
市市场监管局“对单整改”,在依法依规对该药店给予处罚的基础上,采取“线上+线下”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加大了对全市药品销售企业的检查力度。同时,鼓励社会各界通过12345、12315热线举报哄抬价格、价格欺诈等违法违规线索,推动社会共治。
防疫药品加价销售,表面是不法经营者借机哄抬价格,实则是市场监管部门作风不严不实,对防疫药品价格监管不到位,对药品经营户提醒不及时。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针对部分药店抬高药价、囤积居奇、以次充好等情况,督促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价格违法、不正当竞争、非法渠道购进药品、制假售假等行为,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驻桂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康庚莲表示,将持续加大防疫药品监测频次,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防止全市各大药店出现哄抬药品价格、捆绑销售、囤积居奇等违法行为。
此外,桂林市纪委监委督促市医保局整合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力量,开通医保用药“绿色通道”,一旦药店出现供应短缺,都能快速调配,保障药品供应,织密筑牢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屏障”。
今年以来,桂林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职能职责,统筹“室组局”监督力量,共实地走访经营企业1430余家次,发现并督促整改哄抬药品价格问题6起,谈心谈话6人次,发放《关于规范药品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1000余份。(桂林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