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清廉之窗 > 基层风采 > 正文

散文丨石灰石

作者:廖财亮
来源:荔浦市纪委监委
摘要:近来读《明朝那些事儿》,翻至“北京保卫战”一章,竟至终夜不寐。

  近来读《明朝那些事儿》,翻至“北京保卫战”一章,竟至终夜不寐。纸页间硝烟弥漫,兀自立着一个瘦削峭直的身影,裹着满身风尘与决绝,像是从历史的幽深矿层里凿出来的一尊石像。那石像无冠无冕,面目被时光蚀得模糊,只余一双眼睛,灼灼如炭火,望穿六百载光阴,直烙在观者心上——这便是于谦了。

  于谦无屈原行吟泽畔的凄艳哀愁,亦无岳武穆怒发冲冠的磅礴悲剧;他的存在,竟似一块石灰石,素白、干燥、沉默,甚而有些粗粝的硌人。

  遥想正统十四年,英宗被俘,瓦剌兵锋直指京师。庙堂之上衮衮诸公,面色如土,或主南迁,或议求和,金殿皇皇,竟似灵寝。于谦便是在此刻步出的,像一柄钝剑出鞘,没有寒光四射,只带着冷硬的决心。他厉声断喝:“言南迁者,可斩也!”这一声石破天惊,不是诗,不是赋,而是石灰投水那一刻的嘶鸣,沸腾着如殉道般的炽热。便是此人,挽狂澜于既倒,整饬残兵,督战九门,硬是将一座荒怖的孤城守成了铁壁铜墙。

  他终究是石灰石的命。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天威震怒何须缘由。抄家官兵涌入他逼仄的宅邸,竟愕然发现这位兵部尚书,家无余财,四壁萧然,唯正室紧闭以为必是金银所在,破门而入——却不过是景帝赐予的蟒袍与剑器,被他恭谨供奉,从未动用。连嗜血的缇骑都为之悚然动容。他一首《石灰吟》,“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竟一语成谶。

  石灰者,出深山,历烈火,水泼之则沸腾蒸腾,尽蚀皮肉而骨立愈坚,终而粉身碎骨,成就一片亘古的皓白。初读时,我只觉这是一曲忠臣的悲歌。而今再思之,竟品出别样滋味。

  于谦之“忠”,为社稷百姓,是心中那道如石灰线般清晰凛冽的原则。他并非不知权变,只是不肯让心田沾染半分污浊;并非不畏死亡,只是将清白看得比存续更重。

  掩卷长思,我辈人,日日面对幽微人心与纷繁世相。于谦的身影便不再是史册中单薄的剪影,他是一面冰铸的镜,照见我们每一次犹疑与权衡;他是一块炽热的石灰石,拷问着何谓真正的“清白”。他提醒我们,干事创业需要石灰投水般的勇气与决绝,纵然瞬间沸腾灼烫,亦要涤荡污浊,而守护纪律的生命线,亦需有石灰粉身碎骨的担当。

荔浦:查改治贯通 提升“关键少数”监督质效
永福县永福镇:靶向监督解民忧 办好实事惠民生
清廉桂林
点击进入清廉桂林主站
清廉桂林 微信
清廉桂林 官方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