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家的磨坊,如今早已静寂地蜷缩在院落的角落,浸透了灰尘与遗忘。它狭窄的门扉紧闭,如同一位闭口不语的老人,悄然隐没在光阴的深处。磨坊之内,石磨蹲伏着,沉稳如昔,只是那磨盘的沟槽里,如今填满了尘泥,静静裹挟着那曾经热烈流转的往昔。
这盘石磨,在旧日的光景里,曾是村庄共同的筋骨与血脉。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外婆常忙碌于此,推转磨盘磨麦碾谷。石磨转动时发出沉闷有力的“噜噜”声,未曾停歇,仿佛诉说着时光的古老寓言。外婆的额头沁出细密汗珠,却伴着节奏唱起低沉熟悉的歌谣,为碾磨的单调劳作注入新的活力。每逢过年过节,磨坊便更热闹了,外婆也更忙了。左邻右舍纷纷带上自家的米粮豆菽,等候碾磨米浆制作节日的甜糕,外婆从不对乡亲们的请求说不,总是能帮就帮,磨坊窄小的空间内人影交错,笑语喧哗伴着石磨轰鸣,热闹得如同翻沸的粥锅。那磨盘碾磨出来的粉末浆汁,成为乡亲们绵长而温热的日子里的美好期盼。
记得有一次,我忽而馋极了外婆做的豆腐脑,心中焦急,竟等不得豆子在水里泡透舒展,便急切催促外婆开磨。外婆那双饱经沧桑的手,轻轻按住我跃跃欲试的胳膊:“好孩子,凡事都有它的时辰,一步也省不得。”夜里寒气阵阵侵入,我伏在老旧的木桌上睡意朦胧,半睁半闭间瞥见外婆瘦小的身影仍在磨盘前忙碌。灯光微黄摇曳,外婆的身影投在斑驳墙壁上,被吃力地拉长又缩短,磨盘的转动声缓慢持久。夜半更深,我终尝到了清甜嫩滑的豆花,那滋味刻骨铭心,外婆以无言的辛劳,在我心田播下了种子:万物生长皆循章法,耐性深藏于一切美好成果之中。
随着时代的发展,碾米机快捷旋转的利齿声渐渐吞噬了石磨的沉吟,磨坊悄无声息地沉睡了。它变成了堆放残旧农具与杂物的角落,过往的繁盛如同被一层层浮尘深深掩盖。然而,每当我目光触及那蒙尘的石磨,磨坊间那片特别的回忆依旧会缓缓蔓延心头。
后来,我成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日日忙碌于文字材料之间。面对案头堆积的厚重文件,我每每感觉又回到了外婆的磨坊。当指尖敲击键盘声响起,我脑海里常常浮现出外婆那烙印在石槽间的谆谆教诲:“要精心打磨,一步也省不得……”我对每一个字句反复推敲琢磨,对每一份材料,皆精益求精,如石磨碾过谷粒,务必滤尽浮沫、筛除杂质。外婆磨坊里不厌其烦碾磨出的那份素朴道理,竟穿越尘封岁月,在我笔端衍变成守护纪法威严不灭的信念。
如今,外婆的磨坊虽已然歇息,却成为我生命中悠远的回响,它告诉我人生一切宝贵之物,亦需经过时光的深磨与精神的淬炼,直至去芜存菁,方得始终澄澈如初。 (桂林市临桂区纪委监委)